噴霧干燥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
所以, 更需要大力提倡教師之間的協商與合作。 (5)網絡時代,學 校教育要 改變 創新 精神和 創造 能力為“少數人 ”所有,培養少數 “精 英”的狀況,而要求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性,要求使學生的創造性趨于普遍化。 如果說工業時代噴霧干燥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為“少數人”所有,它可能被社會所接受,那么到 了 知識經濟時代、網絡時代,對人 的創新精 神和創 造能 力的 要求 更加強烈。人的 創造性的 張 揚,人的創造性的普遍化,將是時代的要求。心理學家馬斯洛早就指出:“對于任何能生存 的 政治、社會經濟體制還有一項更直接的必須,那就是要有更多的創造性人物。” 已有的研究證明,創造性并非少數人所有,恰恰相反,它是所有 人都具 有的潛能,是人 的 本質屬性之一。在科學與合理的教育與培養下,它可能在每個個體身上 都得到 發展。因此, 創造性的培養應當成為我國高校在新世紀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目標,它面向所有的學生,使每 個學生都得到生動、活潑、主動的發展,經過長期的努力,使中華民族成為富有創造性的民族。 (6)網絡時代,學校教育要改變把創 造能力僅看做是學生增加一些創造技能的 認識 和 做法,而是要在全面培養學生人格的基礎上發展人的創造性。
在現階段,相當一部分人把對學 生創 造性的 培養 看做是 純技 能、技巧 的訓練,并 提出 了 多種創造性技能技法。但從根本上而言,正如馬斯 洛所指出:“那 種有創 造力 的人才 是問 題 的本質,那么面臨的問題就成為人性轉變、性格轉變、整個人的充分發展問題”。可見更完 整 的認識是,學生的創造性的發展與人格發展高度相關,它包括學生的 世界觀、人生哲學、生 活 方式、倫理準則、思維模式 等。 當然,這里說 的人 格發 展指的 是具 有健全和 良好 個性 的人。 網絡時代的素質教育,就是在承認個別差異的基礎上,鼓勵個性的發 展。個性培養是人類 開 發自身潛能和創造美好未來的需要,個性培養的目的也在于幫助每個學生找到他們 自身 潛 能的、能在未來的生活道路上充分展現才能的生長點。 5.3 網絡時代學校教育的意義 ·109·思考 與練 習 1.現實社會和虛擬社會有什么聯系和區別? 2.虛擬教育給現實教育帶來了哪些機遇和挑戰? 3.網絡時代學校教育應該從哪些方面改革?參 考 文 獻 1 鮑宗豪 .網絡與當代社會文化 .上海:上海三聯書店,2001 2 黃學敏 .網絡科技時代若干教育基本理論問題的思辨 .網絡科技時代教師版,2002 3 李冰,張雅萍 .對網絡教育的反觀和自省 .見第六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論文集 .北京:中央 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,2002 4 譚珂,郭光友 .虛擬現實 技術在醫學 手術仿真訓 練中的現實 與應用 .中 國電化教育,2002(11):120- 122 5 汪小剛 .
基于網絡虛擬空間的學與教篇 信 息 技 術 教 育 課 程第 6章 信 息技 術 教 育課 程 設置 的 理 念 隨著信息時代的降臨,信 息技 術逐步深 入教育領 域,并形 成了 一門新的、獨 立的 學科。 教育部于 2000年 10月決定,將“信息技 術課 程”列為我國中小學的必修課,并從 2001年 ~ 2010年,用 5~10年時間,分三個階段在全國 普及 信息技 術教 育,以信息 化帶 動教育 的現 代 化,努力實現我國基礎教育跨越式的發展。我們有必要借鑒發達國家信息技術教 育課程的先 進理念和做法,建立有中國特色的信息技術教育課程體系,推動信息技術教育的深入發展。 6.1 義 務教 育階 段信 息技 術教 育概 述 6.1.1 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教育的意義 在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開展 信息 技術 教育 的根本意 義就 是培養 和 提高學 生的信息 素 養,培養適應信息時代的新一代公民,而信息素養的核心是信息能力,信息能力指的 是信 息 的獲取、處理、利用、評價、生成的能力,它深刻地影響著人們工作、學習、生活的方方面面。 面對滾滾而來的信息化浪潮,發 達國 家高度 重視 信息技 術對 社會、教 育的影 響和 作用, 重新調整教育的培養目標,制定教育改革方案,采取相應措施,加快 推進教 育信息化的建設, 以全面提高公民,特別是青少年的信息素養,培養適應信息化社會的人才,增強本國 或本 地 區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,迎接信息時代的挑戰。 因此,開展信息技術教育對于推 進我 國的教 育信 息化,實現 教育 現代 化,實現傳 統教 學 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,全面推進素質教育,培養創新人才,提高全 體公民 的信息素養,實 現 跨越式發展,提高國際競爭力有著重要的意義。 6.1.2 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教育的特點 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課程的特 點,是由 信息技 術學 科性質 和中 小學生 的年 齡 特征共同決定的。它重在對中小學生進行信息素養的培養,具有以下特點。 1.基礎性 在中小學開設信息技術課,主要 著眼 于基礎教育 在培養人才 方面的 重要 作用。 在信 息 時代,信息素養已變得與讀、寫、算基本能力一樣重要,成為現代 社會每 個公民必須具備的 基 本素質。通過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、信息能力,是 提高學 生現代科學文化素 質的重要途徑。 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是前所未有的。